我國在黃土高原大規模修建“生態糧倉”
來源: 類別:行業資訊 更新時間:2005-06-08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我國正在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大規模修建“生態糧倉”,這種具有攔沙、淤地、造田、蓄水功能的“生態糧倉”,將使黃土高原地區近7000萬農民從中受益。
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統計,目前我國已在黃土高原地區建成“生態糧
倉”470多萬畝,發展灌溉面積8萬多畝,平均每年增產糧食15億公斤。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國計劃再建成“生態糧倉”750萬畝。專家估算,這些“生態糧倉”能攔截入黃泥沙400億噸,促進黃土高原地區3300萬畝坡耕地退耕還林,累計可為當地農民帶來930億元的綜合收入。
“生態糧倉”全部建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深溝長壑之中,通過筑壩攔泥,蓄水造田,形成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黃土高原總面積64萬余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黃土高原平均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高達16億噸,造成黃河下游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是困擾中國的生態“難題”。
水利部門在實地調查后認為,修建“生態糧倉”不但可以治理水土流失,還可以有效緩解糧食生產與生態建設的矛盾。(記者鄒廣萍、張軍) 來源:新華網
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統計,目前我國已在黃土高原地區建成“生態糧
倉”470多萬畝,發展灌溉面積8萬多畝,平均每年增產糧食15億公斤。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國計劃再建成“生態糧倉”750萬畝。專家估算,這些“生態糧倉”能攔截入黃泥沙400億噸,促進黃土高原地區3300萬畝坡耕地退耕還林,累計可為當地農民帶來930億元的綜合收入。
“生態糧倉”全部建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深溝長壑之中,通過筑壩攔泥,蓄水造田,形成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黃土高原總面積64萬余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黃土高原平均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高達16億噸,造成黃河下游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是困擾中國的生態“難題”。
水利部門在實地調查后認為,修建“生態糧倉”不但可以治理水土流失,還可以有效緩解糧食生產與生態建設的矛盾。(記者鄒廣萍、張軍) 來源:新華網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上一篇:新世紀:世界農業發展面臨新挑戰
下一篇:農業部對農藥殘留提出新要求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