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糧國稅”終結后需要研究的幾個問題
來源: 類別:行業資訊 更新時間:2005-03-16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一是基層政權運轉所需經費能否保持正常的增長。取消農業稅后,盡管中央財政按一定系數對不同地區進行了轉移支付補貼,但由于這種補貼考慮的因素是靜態的,即只考慮了當前的“缺口”,而沒有明確今后如果“事情”和“費用”增加了,中央財政還管不管,有沒有一個自然或正常遞增的系數或機制。這是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 二是村級組織的經費從何而來。目前,村級組織的三項經費 村干部補貼、五保戶供養和村辦公經費 主要由農業稅附加解決,而農業稅取消后,村級組織的經費自然就懸空了。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主要有三種辦法,一是由國家管起來。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經費有保障,但不好是村組織也吃上了“官飯”,這與“集體組織”的性質對不上號。二是繼續由農民自己管。這涉及到要不要向農民再收一塊“費用”。三是國家管一塊,農民管一塊。這仍有一個以什么名份收和是什么性質的問題。 三是農村基層組織的性質和功能會不會發生什么變化。農業稅取消后,農村基層組織長期以來為政府承擔的某些“行政”或“公共”事務應當說就“基本”結束了,基層組織與農戶的經濟“紐帶”或經濟“聯系”事實上就被切斷了。在這種情況下,集體剩下的對農戶的職能就只有“半個”所有者和“半個”服務者的角色了——因是所有者又不收稅(附加)或不收費(租),是服務者又只是“單向”而非“雙向”關系。如此,農村基層組織的功能如何發揮和運行也是需要加強研究的課題。 作者:唐仁健 來源:光明日報 |
||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