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陰跌不止,原油多頭堪憂
在生物柴油使用愈發廣泛的情況下,其原料價格可視為原油價格的領先指標。因此,如果內外盤油脂類商品期貨價格繼續陰跌不止,則原油價格中樞能否堅守堪憂。
美國普查局數據重創豆油
最新的美國普查局報告顯示,在2009年5月份美國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的豆油僅為8300萬磅,遠低于2008年同期的2.69億磅。數據顯示,2009年2月份以來在美國生產生物柴油的豆油消耗量持續衰減,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和過去三年的平均水平。由于情況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造成全美豆油庫存居高不下,截至5月底已達到31.9億磅這一本年度最高水平,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9億磅。受高庫存、低消耗重創,CBOT豆油主力合約期價連續陰跌,6月份以來下跌超過15%,遠弱于其他商品。
另外,普查局的報告顯示生產生物柴油的豆油消耗量下降,但非豆類油脂的其他生產原料由2008年的2.05億磅上升至2.31億磅。盡管如此,替代能源生產原料的總消耗量仍在下降,如果豆油、棕櫚油等原料在制造生物柴油的消耗中持續衰減,將可能引發一個嚴重后果,即改變原油價格中樞。在當前全球生物柴油已具有相當生產規模的情況下,絕非危言聳聽。
原油價格受到影響
與豆油一樣,棕櫚油也是生物柴油的制造原料。2009年6月以來同樣陰跌不止,以最具代表性的馬來西亞棕櫚油為例,6月1日至今已下跌20%。隨著各國重視生物燃油生產消費程度提高,以及政策強行規定生物柴油的使用比率(如歐盟要求各成員國2010年生物燃油的使用應占全部燃油的5.75%,奧巴馬政府計劃在2022年將摻兌比率提高到26%),棕櫚油、豆油、玉米等生產原料的價格與傳統能源原油的價格便愈發相關,最近原油價格的陰跌與油脂類價格陰跌就不無關系,值得關注。我們對十年來馬來西亞棕櫚油期價與WTI原油期價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兩者相關系數達到正的0.83,而且棕櫚油價格的變化總是領先于原油。
可以看到,2004年8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經過之前的上漲,找到了相對平衡,并在之后兩年時間圍繞1450令吉/噸窄幅波動,原油價格則于2005年停止拉升,并也在隨后兩年圍繞70美元/桶窄幅波動;2006年10月,棕櫚油再次啟動尋找新的價格中樞,一年后原油價格亦開始大幅拉升。
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有很多,然而在生物柴油使用愈發廣泛的情況下,其原料價格可視為原油價格的領先指標。若棕櫚油、豆油價格繼續陰跌不止,價格中樞下移過大,則原油價格中樞持穩的前景堪憂。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