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觀察:油脂市場存在階段性上漲機會
春節期間,國外油脂油料市場大體呈現震蕩整理走勢,其中油脂市場在原油上漲帶動下走勢相對較好。南美大豆豐產壓力繼續對美豆市場施壓,而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計維持高位令市場后期供給前景仍然相對寬松。油脂油料市場總體供給平衡的局面限制價格上行空間。不過,經過1月初以來的回調走勢之后,市場下行空間已經有限。節后市場資金回流以及通脹格局持續可能導致油脂市場出現階段性上漲行情。
一、南美大豆豐產壓力尚未完全消化
經過2008/09年度的減產之后,2009/10年度南美大豆恢復性增產已經逐漸成為事實。據美國農業部2月份供需報告預計,2009/10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30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為6600萬噸,較上一年度增產3000萬噸。上一年度,南美大豆大幅減產,而中國政府大量收儲國產大豆,令美國大豆出口激增,出口需求成為支撐美豆去年走勢的利好因素。從季節性來看,南美大豆開始收獲,后期價格相對低廉的南美大豆將重新成為世界大豆的供給主角。出口潛力下降以及南美大豆豐產的雙重壓力已經在美豆市場顯現,并將繼續限制一季度市場走勢。
二、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估漸入視野
2月份之后,關于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估數據陸續公布。2月11日,美國農業部公布基線報告,預估2010/11年度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7650萬英畝。2月18-19日美國農業展望論壇預估2010/11年度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7700萬英畝,略低于2009/10年度大豆種植面積。同時,預估大豆產量為32.6億蒲式耳,低于2009/10年度的33.06億蒲式耳,期末庫存為3.3億蒲式耳,遠高于2009/10年度的2.1億蒲式耳,大豆庫存消費比上升至10.5%,較2009/10年度的6.37%大幅提高。從美國大豆市場供需狀況而言,市場供給趨于寬松,限制價格上行空間。3月31日,美國農業部將公布農作物種植面積意向報告,對市場影響較為關鍵。目前來看,大豆種植面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農產品比價以及天氣均是影響種植面積的因素。3月份之后,市場將對種植面積展開炒作。
三、周邊市場提供一定指引作用
1月下旬以來,美元震蕩上行,對商品市場走勢產生壓力。而原油市場先抑后揚,2月份之后對商品市場走勢起到一定帶動作用。一方面,受希臘危機影響歐元走軟,推動美元走高;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收緊流動性也令美元受益匪淺。美元指數結束1月上旬的下滑走勢而重新走高。對于商品市場而言,美元走勢產生利空影響。隨著經濟的復蘇,原油需求預期上升令市場對原油上漲充滿期待,然而1月份之后,原油市場出現先抑后揚走勢,2月份,原油價格逐步走高,突破80美元關口,對油脂油料市場走勢較為有利。在油脂油料市場自身缺乏利好題材的情況下,周邊市場的帶動作用不可忽視。尤其在市場已經對利空題材有所消化,缺乏新題材指引的情況下,周邊市場的影響更為顯著。
四、國內進口大豆數量眾多
2008年國內啟動的大豆收儲政策刺激進口大豆數量上升,2009年全年國內進口大豆數量為4255萬噸,較2008年增加13.66%。2010年伊始,國內進口大豆數量仍然較多。2010年1月份我國進口大豆408萬噸,同比增加105 萬噸。2009 年10 月至2010年1月我國大豆進口量合計為1427 萬噸,同比增加249 萬噸,保持較快增長勢頭。2009 年12 月至2010 年1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連續2 個月高于400 萬噸,油廠大豆供應得到保障。2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環比將會減少,預計為330 萬噸。2月份正值春節長假,油廠開工率處于一年來的低谷,330萬噸的進口大豆可以保障油廠正常運營。預計3月份進口量為350-370萬噸,4月份進口量為400萬噸,總體大豆進口數量偏多,大豆原料供給充裕。另外,二季度之后南美大豆進口量增加,南美大豆價格相對低廉,進口成本降低,對國內市場將產生一定壓力。
五、油脂市場存在一定轉機
由于厄爾尼諾天氣重現,天氣較往年更為炎熱,導致東南亞棕櫚油產量面臨下降威脅。東南亞地區的干旱可能使今年第一季馬來西亞棕櫚油的低產期延長至6月。2月的干旱期還將阻礙富含油脂的棕櫚花的生長。棕櫚油為常年生產油脂,天氣影響顯著。為了更好的分析厄爾尼諾現象對東南亞棕櫚油產量的影響,我們選取了歷年厄爾尼諾強度數據、馬來西亞、印尼棕櫚油產量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數據分析顯示,棕櫚油產量與厄爾尼諾強度呈現明顯的負相關關系。
另外,從數據來看,2009年下半年以來,厄爾尼諾現象在不斷增強,可能導致后期棕櫚油產量下降,為市場提供炒作題材。而棕櫚油價格的上漲則有望帶動其他油脂走勢。
六、貨幣政策調整難改通脹格局
2008年油脂油料價格的觸底反彈更多的來自于貨幣因素,國內收儲政策也起到了托市的作用,而非市場自身供需狀況改變。進入2010年,國家宏觀政策開始轉向管理通脹預期,貨幣政策的調整舉措不斷出臺。1月18日及2月25日,央行連續兩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隨著準備金率的連續上調,加息預期不斷升溫。央行近期一系列“微調”措施無疑是在針對日益顯現的通貨膨脹。數據顯示,12月份CPI同比增長1.9%,PPI亦快速回升,由負轉正。12月份PPI當月同比增長1.7%。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CPI同比上漲1.5%,低于此前2%的市場預期。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通貨膨脹已經顯現,但仍處于低位,中國必須對目前的形勢保持警惕。雖然國家已經通過調整貨幣政策管理通脹預期,然而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較為復雜,貨幣政策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國家決策層也多次表態,2010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雖然政策的調整對通脹水平會起到一定控制作用,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令全年通脹格局難以改變。通脹格局之下,油脂油料市場價值洼地效應顯現,為資金提供炒作空間。
總體而言,南美大豆豐產對油脂油料市場的利空影響尚未完全消化,供給寬松局面限制價格走勢。不過,在通脹預期之下,油脂市場價值洼地效應吸引資金關注,油脂市場仍存在階段性上漲機會。其中,受天氣影響東南亞棕櫚油產量預計下滑,而隨著氣溫回升消費增加,基本面向好,可能引領油脂市場出現一輪上漲行情。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