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國內大豆油脂市場行情資訊
【重點關注】:
1、CBOT昨日因技術買盤活躍與南美天氣異常引發供應擔憂,5月大豆上漲1.5%至969,周度出口檢驗數據良好。
2、持倉上,“中糧”系整體大幅減持豆粕空單,“中糧期貨”將豆油空單移向棕櫚油空單。昨日棕櫚油多空顯著增倉上行,其余品種均有所減倉。股市農業板塊在“兩會”前仍有階段性表現,昨日農業個股均超越大盤上漲。
3、海關公布1月份進口大豆同比增長35%至408萬噸。2月份到港量預計330萬噸,3月份到港量預計在380萬噸以上。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加工繼續處于虧損狀態。巴西出口大豆從產區運輸至港口的成本明顯增加。
4、1月份我國進口植物油(不含棕櫚油硬脂)54萬噸,環比減少17萬噸,1月份我國還進口了約9萬噸棕櫚油硬脂,則1月份植物油進口量約為63萬噸。船期預報,2-3月份我國豆油到港量會處于較低水平,而油廠豆油庫存較多。
5、豆油與棕櫚油的價差昨日縮減至近年來新低542,價差走高時可反復建立買棕櫚油拋豆油的頭寸仍可盈利,兩者理論價差波動區間為(500,1500),而2月底至4月初價差一般會走低,因棕櫚油近期走勢會強于豆油。
6、由于厄爾尼諾現象的重現,目前較以往炎熱的天氣已使得大馬油棕櫚樹面臨的生物性壓力加劇。1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較上月下降13%至132萬噸,出口較上月增長19.4至146萬噸,1月末結轉庫存較上月下降10.7%至200萬噸。船運調查機構SGS表示2月1-20日大馬棕櫚油出口量環比下降8.4%至865,593噸。
7、USDA稱2010/11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計減少3%至32.6億蒲式耳,播種面積減少0.6%至7700萬英畝。大豆播種面積減少的一個原因是農戶利用化肥價格下跌,多種玉米。并預計今年玉米播種面積將增長3%至8900萬英畝。
8、 隨著基本面的實質性改善,時間差將繼續收緊,從而在2010年將WTI原油價格提升至85-95美元/桶的新交易區間。在近期WTI原油價格出現區間波動的背景下出現了一個更加有意思的定價走勢。上兩次價格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WTI時間差的走強,而最近兩次拋售則主要由WTI長期價格下降所導致。由于美、日經濟活動走強,同時一系列事件導致供應減少,包括北海原油生產出現動蕩、委內瑞拉由于發電危機燃油出口減少以及法國可能爆發煉油工人罷工-這表明,近期供需平衡將愈發收緊。我們認為,WTI原油價格更重要的交易區間不是去年10月以來的70美元低端-80美元低端/桶,而是85-95美元/桶-同期WTI原油長期價格。
小結:經濟數據與市場預期間繼續博弈,調控政策的壓力仍存,對股市與大宗商品市場的沖擊仍未消除。美元階段性高位盤整與利空基本面共同壓制,油料油脂在大宗商品整體帶動下的小幅反彈仍難言樂觀,棕櫚油值得關注。
【現貨報價】:
哈爾濱國產大豆3820(0)元/噸,張家港進口二等大豆3780(0)元/噸;華東地區四級豆油現貨報價7400(+50)元/噸左右;張家港43%豆粕3月合同價3150(+50)元/噸;菜籽油湖北現貨報價8200(0)元/噸;張家港24度熔點棕櫚油現貨議價6700(+50)元/噸。
【進口成本與盈虧參考】:
馬來西亞3月船期進口棕櫚油成本7146(+67)元/噸,按大連棕櫚油1005收盤的6830計算虧損4.42%;
美灣大豆明年4月船期進口大豆完稅成本3657(+60)元/噸,套保虧損91元;巴西明年6月船期進口大豆完稅成本3511(+36)元/噸,套保盈利26元;阿根廷6月船期進口大豆完稅成本3471(+35)元/噸;
加拿大3月船期進口油菜籽成本為3908(+1)元/噸,換算菜油價格6468(+1)元/噸,進口盈利20.42%;
阿根廷3月船期進口毛豆油成本價7650.4(+20)元/噸,5月船期進口毛豆油成本價7626元/噸。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