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災糧食成色下降 呼倫貝爾部分鄉鎮農民售糧難
中廣網呼和浩特12月17日消息(記者陳青平 呼倫貝爾臺記者孫鵬)今年,因生長期過短和洪澇災害影響,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農區部分鄉鎮糧食成色下降,農民售糧困難。
2009年春播開始后,呼倫貝爾市農區莫旗、阿榮旗、扎蘭屯等旗市先后遭遇霜凍、干旱、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侵襲,部分耕地絕產絕收,一些鄉鎮農民收獲的糧食質量較去年相比也大幅下降,因為糧食成色不好,收購價格一路走低,至今很多鄉鎮都有大量糧食積壓在家銷售不出去,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收入。扎蘭屯洼堤鎮合興村農民王文革說:“今年遭受雹災接近9000畝,糧食質量不行,一個是今年氣溫低,在加上雹子之后呢,地更不長了,我們受雹災打絕產的不算,基本上現在看今年上來也就是百分之二三十吧,剩下都是癟糧食。合興村除了雹災絕產剩下了葵花呀,現在在我們這個村壓老了,等我們這兒打完之后,一塊錢都沒人要,后期趕到多少錢呢,六毛、四毛錢,都這個價,我們的葵花現在積壓的還有三萬到四萬斤。現在看這個黃豆啊,好一點黃豆一塊七毛五,我們挨雹子這黃豆也就是一塊三四、一塊二三,我個人手上現在還有個三萬多斤兒不到四萬的黃豆和苞米。”
阿榮旗查巴奇鄉河西村今年同樣受災嚴重,糧食質量不高,截至目前,全村約有150萬斤秋糧積壓。農民韓正喜說:“由于受到災害的影響,我們村農業這塊兒受到嚴重的災害,村民農業這塊兒減產一半兒,糧食的質量也比較差,價格相對賣的不如往年高,應該減少40%吧,銷售情況現在看,與往年相比也得差50%,現在全村沒有賣出的大約在150萬斤左右吧。咱這個黃豆啊,下來收,這個價格壓的都比較低。由于農民已經受災了,它的產量就不高,這樣價格再賣的低,就直接影響了收入,存那點兒黃豆就沒有出手。”
扎蘭屯、阿榮旗農業部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糧食質量差引起的銷售困難問題已經引起了他們的關注,他們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協調相關企業深入鄉鎮收購秋糧,待到今年國儲糧收購全面展開之后,將極大程度緩解當前農民賣糧難的現象。扎蘭屯農牧局局長吳玉臣介紹說:“我們采取幾個措施,一個就是協調幾個大型養殖場,把一些不算太好玉米給收購了,這個收購的價格還挺好,包括我們蒙東牲畜交易市場,酒精廠,植物油廠,但是補助目前沒有。現在糧食市場收的不太好,應該說最近就應該緩解了,因為國儲糧開秤之后,馬上這個糧食就應該很快的銷售完了。”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