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糧食危機下的機會
2009年第11期《環球科學》雜志刊登了《轉基因:農業的出路》。該文指出:“如果說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性歸根到底是人類消費和生產的平衡問題,那么農業就將會嚴重影響這個天平的左右兩端……到本世紀中葉,全球人口預計將會達到90億以上。因此,如何滿足急劇增長的糧食需求,不僅是農業而且更是人類所面臨的可持續性挑戰�!痹撐恼J為轉基因技術是農業的未來出路,但是綠色和平組織認為要謹慎對待轉基因,以防止未來發生對人類有危害的事情發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認為:“政府應該特別慎重批準轉基因植物商業化�?茖W家不能完全、預知對生物進行轉基因改造,有可能導致何種突變而對環境和人造成危害。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其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要在未來幾代人后才顯現�!�
戰爭常常是由于糧食和飲用水的匱乏而引起的,解決了糧食問題就是解決了和平問題,老虎吃飽了之后不會去咬人,何況人乎!和平是當前和未來人類社會的主基調。20世紀90年代后期,美國學者布朗拋出“中國威脅論”,撰文說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到時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短缺和動蕩危機?這時,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由于未來氣候變化異常,對農業的危害會引起全球各國的高度關注,想辦法增產增收是各國應對未來糧食危機的必然選擇。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按照規劃,為實現到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1000億斤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1000億斤的目標,中國耕地保有量須保持在18億畝以上,基本農田面積15.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糧食單產水平達到700斤,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科技貢獻率達到55%。
11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演講《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里就專門提到:雜交水稻成為滿足中國糧食需求和促進世界谷物生產的“金鑰匙”。
為了保證全球糧食的生產供應,我國乃至其它國家都在推廣袁隆平的團隊研發出來的“超級雜交水稻”,為農民創收,為世界和平。有人預估,他的種子共創造效益5600億美元。假設其中分零頭給他,那么他的資產就會大致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587億美元相當。而未來地球人口會增加到90億,生物能源同時被譽為最清潔最環保的能源。那么未來超級稻創造的效益會更多。
袁隆平雖已80歲高齡,但仍是一頭烏發�!拔椰F在是80多歲的年齡,60多歲的身體,40多歲的心態,30多歲的肌肉彈性�!痹∑绞肿院赖卣f。有人總結了袁隆平精神和品質:1、創新,是中國雜交水稻第一人;2、時刻關心人民,他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3、淡薄名利,如果他申請專利的話,或許他現在是中國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卻把專利無私的貢獻給國家;4、對藝術的追求,他擅長小提琴,平時喜歡廣博群書;5、簡樸,即使已經成為百萬富翁,他的生活依舊簡單。
中國古代縱橫術名著《鬼谷子》中抵巇第四文言:“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巇者,罅也。罅者,澗也。澗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意思是說自然界的萬物都有自己的運動規律,人世間的事物也同樣依照自然離合的法則發展變化。根據過去可以驗證未來。當危機只是出現有了一點苗頭,就得想辦法去解決,不讓危機變得深重,而不至于變得不可救藥。
那么當世界糧食危機尚未爆發的時候,我們就得大力推廣使用超級稻,多播種,廣積糧。同時國家要大力出臺利農政策,即使糧食危機沒有發生,每年糧食豐收,大量積壓于倉庫也不會有什么不妥,陳糧可以制成酒精,變成清潔能源。巴西為全球產糖大國,每年大量的糖用于生產酒精供交通工具使用,從而減少對與石油煤炭的依賴。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