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減產將達三成以上農民惜售心理加重
9月10日至9月12日,考察團從長春出發,途經農安、松原、大安、白城、長嶺等地,對吉林省西北地區玉米生產情況進行全面調研。從總體情況來看,吉林省西北部地區減產程度比較嚴重,預計減產在30%—40%。
為期六天的吉林省玉米主產區收獲季節考察活動結束后,考察團總結認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吉林省玉米生產呈現三方面特征:
首先,受旱災影響,玉米減產將至少達三成以上。去年吉林省玉米豐收,總產達2100萬噸左右,按此比例計算,預計今年吉林省玉米減產將在700 萬噸左右,與去年相比,預計各地區減幅分別為:四平地區20%—50%,長春地區20%—40%,吉林地區10%—20%,松原地區最為嚴重,減幅應在 30%—40%,局部地區可能達到50%以上。
第二,減產預期大幅提升農民惜售心理。去年國家東北產區啟動4000萬噸玉米托市收購計劃,在吉林省的玉米收購價格為1500元/噸。今年政策層面曾多次表示將繼續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令農民對今年的玉米價格產生更高的期待。產區發生的旱情加重了農民的惜售心理,在新糧上市初期農民惜售在所難免。
第三,貿易商積極準備新糧上市收購。記者了解到,去年國家收儲導致貿易商基本退出市場,今年產區的旱情有目共睹,東北產區玉米減產令市場對后期玉米走勢較為看好,不少貿易商表示不會錯過入市良機,將積極參與收購。考察團致認為,在農民惜售及收購企業積極入市收購的情況下,如果國家繼續啟動收購計劃,產區可能形成“搶糧”局面,將推動玉米價格快速上漲。
作為全球第三大“黃金玉米帶”,吉林省玉米產量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接近三成的減產幅度意味今年全國新玉米上市供應緊繃格局已定。不過由于考察路線有限,考察數據僅限于吉林省地區,在國內玉米市場連續五年豐產及全國玉米種植面積增加的背景下,全國玉米市場整體格局如何變化,仍需關注新年度國家玉米托市收購政策以及其他地區玉米生產情況。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