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或令大豆價格不斷走高
筆者認為,大豆流拍之日便是利空出盡之時,流拍的最后結果將給市場造成利多影響,大豆價格將會隨著流拍而不斷走高。
7月23日,50萬噸國儲大豆競價拍賣全部流標,7月29日再次競價拍賣50萬噸大豆,再一次全部流標, 8月5日吉林10.06萬噸國家臨時收儲大豆競價拍賣,亦全部流標。一次次競拍,一次次流標,這成為農產品拍賣中絕乎僅有的案例。
拍賣相當緊迫
2008年年底以來,政府計劃收儲大豆總量為725萬噸,總共完成了收儲量為660萬噸(不完全統計),其中中央儲備150萬噸,地方臨時儲備510萬噸。大豆收儲量占當年國產大豆總量1650萬噸的40%強。再過三個月,新豆將全面上市,國家糧庫中收儲大豆,特別是地方政府臨時收儲大豆將面臨庫存輪換問題,在當前新豆上市日益臨近情況下,將這批大豆成功拍出,以順利實現輪庫已非常迫切。如果倉庫中儲存大豆不能出庫,那么,將帶來如下問題:一是大豆陳化,降低品質;二是庫容已滿,再儲乏庫;三是資金被占用,后勁不足。
政府連續收儲使大豆價格出現強勁反彈,目前黑龍江地區現貨價格從3100元/噸反彈到3680元/噸,而大連大豆期貨價格則從最低時2800元/噸一度上漲到收儲價之上,達到3800元/噸還多。政府旨在保護農民利益,保護大豆生產目的已基本達到。國際大豆市場也因中國收儲而受益,CBOT大豆價格指數也從去年12月5日最低價782.5美分/蒲式耳上漲到了今年6月11日的1171.7美分/蒲式耳,漲幅高達49.7%,成為金融海嘯之后反彈最為強勁的商品之一。
金融海嘯中,大豆價格偏低,農民利益受損,收儲救市是必不可少的;但市場價格已經回升、救市目的基本達到之后,放儲反而成為主要矛盾;況且,經過大半年消耗之后,市面上國產大豆供應已經非常稀少,拋售國儲大豆以緩解市場供應緊張的矛盾,亦變得越來越迫切。
拍賣價格過高是流拍原因
政府收儲大豆價格全部為3700元/噸,按照國家順價銷售的政策,拍賣價必須高于大豆的收儲價格。而7月23日以來,每次大豆拍賣的底價均為3750元/噸,雖然拍賣起價每噸高出50元,能夠做到“順價”,但市場現貨價格卻只有3500—3600元/噸,顯然,實際操作上難于做到“順價”。正是實際市場價格與拍賣價格的差別,使消費企業無法接受,因此,大豆競拍出現流標。
流拍利多大豆走勢
政府收儲的660萬噸大豆去向一直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如此龐大的庫存,被人們看成一只籠中老虎,制約著大豆價格上漲空間。今年3月份之后,CBOT大豆價格指數從827.1美分/蒲式耳上漲到6月份的1171.7美分/蒲式耳,大漲41.7%;而同期大連豆一指數從3344元/噸上漲到3758元/噸,只上漲了12.4%。這反映了市場對政府放儲的憂慮。國家收儲大豆重新流入市場,會改變市場供應量,對大豆價格無疑具有利空作用。
不過,通過競拍的方式放儲,是不是對大豆市場產生利空影響,則要看大豆拍賣結果,即實際流入市場的大豆數量而定。如果流入市場的數量較少,或者為零,那么,即便倉庫里庫存很多,也不能改善市面上供應緊張狀況,因而不會對市場價格造成打壓作用。拍賣流標的結果,不僅不會改變供應量,相反會使市場供應進一步緊張,而市場緊張則會刺激大豆價格上漲。不容忽視的是,在10月份大豆尚未大量上市之前,正是國內大豆青黃不接的緊張時期,如果國儲大豆不能流入市場,這會進一步加劇市場供應不足矛盾。“競拍——流拍——再競拍——再流拍”的循環,將會導致市場“緊張——漲價——再緊張——再漲價”的另一個循環,直至市場現貨價格超過拍賣價,使拍賣得以成功。因此,大豆流拍之日便是利空出盡之時,流拍最后結果將給市場造成利多影響,大豆價格將會隨著流拍而不斷走高。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