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規格迷人眼,價差最高超兩成
昨日,大坪某超市,市民選購食用油記者歐陽祖兵攝
重慶商報訊:面對量價齊跌,食用油廠商叫苦不迭的同時,卻想出了“創收”新花招。昨日,記者走訪市內各大超市發現,半年時間,市場上桶裝食用油的規格已從常規的四五種發展到如今的十余種,諸如5.436L、4.8L、4.5L、1.6L、1.18L等新規格包裝層出不窮,但稍加比較記者就發現,同樣的油只要裝進不同規格的包裝,價格立馬發生變化,價差最高的甚至超過了兩成。
同樣的油每升相差兩元多
市民廖大媽聽說食用油近兩天猛降價,昨日興沖沖跑到超市買了兩桶,原價61元的大豆油廖大媽買成59元,本以為揀了便宜,但回到家廖大媽才發現,雖然價格降了,但該款食用油的規格不知何時已從5L變成了4.8L,如此算下來,廖大媽買的“降價”油實際上比打折前每升還貴了9分錢。
昨日,記者在市內各大超市發現,裝同樣的油但規格一變就出現價差的現象,在桶裝食用油中比比皆是。以福臨門的菜籽油為例,記者比較了其三種規格的包裝,1.8L裝的賣24.8元;2.5L的賣33.1元;5L的賣54.8元,三種規格平均每升的售價分別是:13.78元、13.24元和10.96元,市民一看就明白,同樣的菜籽油,1.8L裝的和5L裝的價格平均計算下來,每升竟然相差了2.82元,價差幅度超過兩成。再以紅蜻蜓菜籽油為例,最近推出了4.5L的新規格,但售價和5L的同樣都為49元,顯然大規格的更劃算。
近半年新規格增加兩倍
超市的食用油采購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對近半年來桶裝食用油市場上頻頻出現新規格包裝的現象已見怪不怪。據本土某大型超市采購介紹,不久前,紅蜻蜓新推4.5L規格包裝,“我們算了算,覺得不劃算,也容易麻痹消費者,所以沒進貨。”但即使這樣,近半年來,新冒出來的各種規格桶裝食用油也非常多。昨日,記者就看到了魯花5.436升的花生油、1.6升的堅果調和油,而像900毫升、1.8升、2升等規格的,幾乎每個品牌都有。而超市采購介紹,半年前,常見規格只有四五種,而現在已增至10多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用油廠商表示,頻繁推出新規格,和近半年來食用油市場銷售疲軟、廠商想借更多的方式促進銷售有關。來自超市的統計稱,每當有較小的新規格包裝推出,而價格又比老包裝低幾元,其銷售增長就非常明顯,不過,時間一長,銷量又會恢復到較正常的水平。因此,超市認為,只要市民稍微細心一點,購買食用油時簡單算個賬,進行一下比較,就可有效避免買到高價油。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