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要實現超級稻雙增一百
6月21日,記者從農業部在京召開的2009年全國超級稻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超級稻生產要實現每畝增產100斤,節本增效100元的目標。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白金明告訴記者,面對目前的糧食生產形勢,我國水稻生產必須走依靠科技、主攻單產的路子。而超級稻是繼雜交稻之后又一次重大科技創新,這一創新充分體現了我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智慧。深入推進超級稻研究和示范推廣是提高稻谷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稻作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學科共同發展的重要機制,是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載體,對不斷提高水稻單產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據了解,“十一五”以來,在農業行政管理、科研教學、農技推廣等多部門的通力協作下,我國超級稻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選育了一批新品種、新組合,全國目前已有69個水稻新品種、新組合通過了農業部超級稻品種認定,這些品種百畝片單產均達了700-800公斤的潛力。二是積累了一批新材料、新方法,其中超級雜交稻材料30余份、超級常規稻材料60余份,已有多項申請了專利和新品種保護權,為超級稻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配套了一批新技術、新模式,各地將超級稻品種與旱育稀植、強化栽培、拋秧、再生稻栽培、精確定量栽培、免耕栽培、測土配方施肥、高溫熱害防御及減災、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組裝配套,初步形成了適合不同稻區的超級稻栽培技術體系,使超級稻品種的增產潛力得到進一步發揮。四是發展了一批新區域、新典型,據統計,“十一五”以來,經農業部確認的超級稻品種推廣面積累計達2.19億畝;2008年全國超級稻品種推廣面積8342萬畝,占全國水稻面積的19.2%,其中東北三省推廣超級稻1462萬畝,占該區水稻種植面積的25.3%。同時,超級稻示范推廣增產增效明顯,2008年農業部確認的61個超級稻品種示范推廣項目區平均畝產583.3公斤。此外,涌現出了一大批高產典型,如云南省彌渡縣超級稻百畝方畝產達到903.6公斤,千畝片畝產達到825.9公斤,萬畝區畝產達到742.4公斤。
白金明透露,今后,我國超級稻研究推廣將圍繞糧食安全戰略目標,按照“拓展一期應用范疇、深化二期研究推廣、努力實現三期目標”的發展思路,重點在三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加強育種方法和材料的創新,利用轉基因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生物高新技術,開展三期超級稻新品種(組合)選育研究,在超級稻新品種選育上取得重點突破,爭取早日實現900公斤的三期育種目標,并加快在生產上的應用;二是加強栽培技術研究與集成,在配套關鍵技術上取得重點突破,即深化大面積均衡增產技術和輕型節本技術的研究,充分展示超級稻良種良法配套的綜合效應;根據不同生態區超級稻類型,不斷完善和調整各項栽培措施,做到一個品種一套技術。三是加強資源整合,在科研攻關和服務水稻生產的機制上取得重點突破,即圍繞全面提高水稻單產能力,加大科技計劃和項目資金的整合力度,匯聚水稻領域的人、財、物等資源,促進多學科大協作、農科教大聯合。
據悉,為深入推進我國超級稻研究與示范推廣,繼續保持我國水稻育種國際領先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業部正著手研究制訂《中國超級稻研究與推廣規劃(2011-2015)》。規劃提出,力爭到2015年,新培育30個超級稻品種,當年超級稻全國推廣面積達到1000萬公頃(1.5億畝),每畝平均增產50公斤,節本增效100元,帶動全國水稻單產水平明顯提高。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