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食用油漲價神秘面紗
近日風聞食用油漲價信息,各地媒體競相報道,市場上也頗有騷動。繼率先放出“漲價”消息的“領頭羊”金龍魚之后,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另一風向標福臨門也公告說油價部分調整。益海嘉里的份額超過了40%左右,中糧福臨門也有15%左右,算下來這兩家漲價敲定的話,其他品牌和一些地方品牌漲價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從5 月中旬喊出漲價至今,消費者驚奇的發現油價不但沒有漲,相反各商家的促銷信息倒是接踵而來。本以為可以借漲價信息好好撈一把的金龍魚,結果因為一個小假期的促銷加上其他廠家未能跟進,也沒能經受住同行們聯手促銷的沖擊,只好重新加入到促銷大軍的隊伍中。在后悔當初的莽撞行為之余,消費者們也開始對商家的不厚道行為憤憤不平,然而除了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緒之外,在面對貪婪的商家拋出的眾多信息時我們還能如何更好的規避這些虛假消息呢?
簡言之,商家提前放出漲價風,當然是為了通過消費者的多購買達到提高銷量,消滅庫存、回收資金的目的。食用油要漲價的信息一傳出,搶購者有,囤積者也有,原本不好賣的商品也可能被一搶而光。然而需要提醒商家的是,《價格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散布漲價信息, 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本次商家提前公布漲價預期,造成部分消費者搶購,實際已經影響了市場的正常秩序,這種商業炒作,搞不好就會出現犯法的行為。
實際上本次食用油漲價理由并不充分。此前“金龍魚”隸屬的益海嘉里糧油公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此番漲價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國內油料市場出現快速上漲,使得益海嘉里小包裝油業務面臨較大成本壓力。來自咨詢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大豆價格自3月份開始以來已累計上漲了近三分之一,而益海嘉里小包裝油價格近3個月的時間內沒有任何調整,部分產品甚至降價。
魯證期貨資深分析師張建也說:“我認為小包裝油的這次漲價并不是內在成本推動,而是企業的市場運作。”“市場上,每噸豆油的批發價在7600元左右,豆粕的價格是3200元左右。按照常用的計算方法,我們可以計算出油、豆價格的平衡點。(7600×18.5%+3200×80%)-150=3816元。也就是說,在目前的豆油、 豆粕價格情況下,大豆價格如果低于3816元/噸,那么企業是營利的;如果高于3816元/噸則是虧損的。實際上,目前國際大豆的價格在3500元/噸左右,遠遠低于其臨界值。”張建對記者說,“所以,我認為食用油的價格其實是可調可不調的,因為煉油企業依然利潤豐厚。”
綜上,在面對商家眾多的誘惑信息時消費者應冷靜消費,切莫一時沖動著了商家的道才好。在發現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應當拿起法律武器堅決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給貪婪的商家迎頭痛擊,只有這樣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也才能充分的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