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食品博覽會完美開幕
盡管全世界仍籠罩在金融危機的白色恐怖之下,但是,上周六啟幕的第七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仍在如火如荼的舉行,甚至看不出一點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簽約項目已達160億。
【應危機】
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食博會在漯河當地被寄予前所未有的厚望。而廣大消費者顯然沒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消費水平依然高漲。
16日上午的開幕式上,河南省省長郭庚茂的一番話,點破了從政府到民間的一致心愿。他說:“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的新形勢下,本屆食博會以‘應危機、保安全、共和作、促發展’為主體,為廣大客商共渡難關、共謀發展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希望它是一屆應對危機、擴大開放、促進消費的食品盛會。”
食博會顯然沒有辜負期許,與上屆食博會相比,1300個標準展位組成的展覽現場,人山人海,這里的消費熱情,讓人絲毫找不到金融危機的影子。
眾商家巧借“老外”推銷
郭庚茂巡館時,恰遇家鄉河北的企業推銷杏仁露。來自承德的王興山一眼就認出了他的這位省長老鄉,忙說:“郭省長,感謝您對食品行業的支持,嘗嘗我們的飲料吧。”郭庚茂很爽快地接過一小杯杏仁露,嘗了一口,給予稱贊。
漯河一家啤酒企業打起了“老外”的主意,他們專門聘請了兩名外國小伙,手持古代兵器站在展位前,引來不少參展者上前合影留念。
食品企業爭延產業鏈條
本次展會上,花花牛集團可謂陣容強大。花花牛純凈水、花花牛可樂GOGO、花花牛酷雪檸檬汽水、花花牛蘇打水等,都被帶到博覽會。鄭州花花牛飲水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海波介紹:“實際上,早在6年前,花花牛便有桶裝純水產銷,只是市場上不多見。”而花花牛的可樂,則是上個月剛剛問世的新產品。
馬海波稱,花花牛生產可樂等飲品,既是鄭州、新鄭兩個花花牛公司整合后為增加產業鏈有意為之的結果,也是對花花牛純水生產線的有效利用。據其介紹,花花牛的可樂產品比可口可樂便宜五毛錢,目標市場鎖定縣城和鄉鎮等低端市場。馬海波以河南某本土碳酸飲料年銷售4個億為例,表示相信花花牛的可樂產品在農村市場同樣能獲得成功。
博覽會上,商報記者還見到了中藥品牌“仲景”推出的“香菇醬”,張仲景大廚房股份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該款產品目前每月能帶來50萬元的收入,公司在終端食品方面正“低調嘗試”。更新的一款產品,來自浙江的一個企業。該企業帶來的“速食水餃”,可以像方便面一樣,開水沖泡即可食用,而且味道可口。廠家介紹,他們是從日本引進的生產線,餃子先經高溫蒸熟,后以零下35攝氏度低溫迅速冷凍,最后再進行干燥而制成。據稱,這項創新產品得到了包括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杜荷在內的業界人士認可。
【共合作】
160億簽約項目 展現合作誠意
第七屆中國食博會開門第一天即收獲碩果。16日,總共有75個項目完成簽約,涉及總投資159.91億元。
食博會組委會介紹,本屆共簽約境外資金18.8億美元,與食品相關的項目資金41.67億元。食博會還引進了3個世界500強項目,分別是雙匯集團與日本火腿集團合資的5000萬肉雞養殖、加工項目,雙匯集團與美國杜邦公司合資的蛋白加工項目,中糧集團獨資興建的糧食深加工項目。此外,福建親親食品公司在臨潁投資3億元的親親食品工業園項目,美國卡菲亞國際投資公司在舞陽獨資2億元的高檔食品項目,旺旺集團在漯河獨資1.1億元的旺旺休閑食品項目,海爾集團獨資1億元的海爾豫南物流倉儲項目等,也都引起與會者的關注。除了重大項目的簽約,大型采購洽談會也是食品博覽會的一大亮點。本屆,總共有47家采購團到會,參會企業1272家,其中不乏沃爾瑪、家樂福、易初蓮花、大商集團等重量級采購企業。據介紹,僅雙匯集團一家,就簽訂了30億元的供銷合同。
漯河市商務部門表示,本屆食博會項目簽約額雖不及上屆的190.7億元,但在經濟形勢艱難的大背景下,已屬不易。
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本次食品博覽會被寄予了厚望,被認為能展示中國經濟仍保持增長,中國人民仍敢于消費,對市場充滿信息的標志。而第七屆食品博覽會也終于不負厚望,在開幕第一天,即取得了160億的簽約項目。相信,此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國內經濟,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機遇。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51wenwang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