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流通領域食品安全調查報告》正式發布
日前,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共同發布了《2008年流通領域食品安全調查報告》。此次調查歷時半年,共覆蓋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旨在全面了解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深入推進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辟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建設。其中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重點對各地商務主管部門、1919家城市市場、1835家農村市場、9329位城鄉消費者進行了調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全國2326家大型超市、超市門店,2392家便利店進行了調查。
調查報告指出,2008年我國流通領域市場秩序逐步改善,上市農產品質量水平明顯提高;市場制度建設逐步完善,特別是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流通法制建設明顯加強,城市市場食品安全管理不斷提升。但違規使用非食品添加物帶來的新問題,使食品安全面臨新的挑戰,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心不足,農村市場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仍未根本改觀,總體形勢依然嚴峻。
食品可追溯制度逐步推進。100%的超市實施商品進銷存(臺帳)管理制度,九成設有商品質量管理制度,并能夠對不合格食品嚴格執行相關制度。農產品批發市場場地(廠)掛鉤、經銷商管理、不合格食品退市、商品購銷臺賬等制度已基本建立,農貿市場的各項管理制度也逐年完善。分別有87%、36.5%和27.7%的超市、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設置了獨立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門,有48%的批發市場和54%的農貿市場配置了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各超市集團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配備的專職人員平均達24人。
上市農產品質量水平明顯提高。近年來通過加強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生產監管,嚴格市場準入把關,初級農產品質量保持在高水平上逐年穩步提升。2008年蔬菜(農殘)、生豬(瘦肉精)的合格率分別為96.3%和98.6%,較2007年有小幅上升。
違規使用非食品添加物帶來食品安全新問題。三鹿奶粉事件的爆發,嚴重影響了廣大消費者食品消費信心,由此暴露出的違規使用非食品添加物問題,也給食品安全控制帶來了新的問題。三鹿奶粉事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近年來,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等事件時有發生。由于非食品添加物具有發展迅速、檢測手法有限、隱蔽性強等特點,流通企業對包裝食品和生鮮農產品質量控制能力有限,食品安全控制越來越困難。
消費者食品安全滿意度下降,最不放心兒童食品。調查顯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逐年增加,城市消費者關注度高達95.8%,農村消費者關注度也達到了94.5%。但高關注度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不足,滿意度欠佳,分別有20.2%城市消費者和18.3%的農村消費者認為當前食品安全形勢“問題太多,令人失望”。調查還顯示,消費者最不放心兒童食品。僅有15.8%的城市消費者和15.1%的農村消費者對兒童食品表示“放心”,卻有27.6%的城市消費者和27.5%的農村消費者明確表示“不放心”。
農村市場小作坊進貨比重和散裝食品銷售比重均大幅較少。調查結果表明,批發市場、生產廠家已成為農村市場進貨的主渠道,占比達66.1%,通過小作坊進貨的比重明顯下降,僅為8.8%;銷售無貼牌或散裝食品的農村市場比例為61.7%,比2007年下降了20.7個百分點,并且80%以上市場銷售的無貼牌或散裝食品占其食品總銷量的比例都在40%以下,比2007年下降了14.7個百分點。
農村市場基礎建設亟待加強。調查發現,農村市場基礎設施普遍落后,特別是檢測等設施設備嚴重缺乏,市場準入無法把關。僅有33.6%的農村市場配置了農殘速測儀等初級設備,而且其中只有21.8%的市場的有效使用率在80%以上。農村市場基礎建設亟待加強。http://51wenwangwen.com
